2025年名古屋大学情報学研究科知能システム専攻博士前期受験合格記

*本文關於往年數據所提到的年份若不做特別說明,都代表入學年份。

這篇文章主要記載本人合格2025年名古屋大學知能システム専攻(2024年8月)的經驗,也會附上一些學校公開信息的彙總。囿於信息的時限性和主觀性,請謹慎參考。

出願

名古屋大學有要求出願前聯繫教授,所以我在4月初的時候給第一志望的教授發了套磁信。教授很快給了回信,雖然裡面沒有涉及內諾的內容,不過也算是有了出願資格。

一般建議在考試前4-5月聯繫教授。聯繫教授時如果當年的募集要項還未發佈,可以參考去年的內容(但考試時間每年都有幾日的變動,一定要以當年的具體時間為準)。

4月底學校發佈了今年的募集要項,筆試和面試的內容都和去年相差無幾。

就這樣到了6月底出願的時間。提前準備好各種資料並在網上出願後就可以寄紙質文件給學校了。

從中國寄跨國郵件的話,推薦時效性最高的DHL(本人的經驗是從上海2天就可以寄到),費用在300 CNY左右。

另外,出願時需要提交英語成績,一般推薦TOEIC(只有L/R,對大部分人來說更容易得高分),本人TOEIC 895,TOEFL 92,最後也是提交的TOEIC。(募集要項中有大概的分數換算表)

選拔流程

就知能システム専攻來說,整體流程大概如下圖(來自募集要項):



即依據筆試成績決定是否進入面試,再綜合所有成績決定是否合格。

不過,這裡需要特別注意一點。雖然募集要項有寫到沒有進入面試的不一定不合格(原文見下),但根據近幾年的公開數據,所有合格者都是參加了面試的考生。所以一定不要有無需面試就能合格的僥倖心理。

なお,口頭試問の対象とならなかった場合も不合格とは限らないので,必ず合格発表日に合否を確
認すること。

更早的時候(2022年及以前)確實有沒進面試但合格的可能,據說當時的選拔流程是只面試合格線附近的人,筆試成績很高的人直接免面試合格。

因為知能システム面試時會有一個簡短的課題Presentation,所以整個流程時間是非常緊湊的。今年8月7日12:30-15:30筆試,筆試後分發面試的課題資料,回去準備一天後8月8日10:00出面試名單,13:00面試,最後8月9日18:00出最終結果。

在這個流程下,顯然會有辛苦準備了一天面試課題但是沒能入選面試的情況。但是一定不要因為這個原因不去認真準備,因為出面試名單的時候再準備是肯定來不及的。

合格比率

*這一段的數據都來自官網的公開信息。

知能システム算是情報学研究科競爭很大的一個專攻,並且這幾年的熱度還在呈上升趨勢(簡而言之就是越來越卷了)。

下表是2017-2024年的受験者数和合格者数的數據(只記入了夏入):

内部生 外部生 合計
受験者 合格者 受験者 合格者 受験者 合格者
2017 37 25 7 4 44 29
2018 30 27 15 7 45 34
2019 37 30 33 5 70 35
2020 27 21 35 16 62 37
2021 32 30 42 19 74 49
2022 33 26 106 14 139 40
2023 35 28 59 12 94 40
2024 33 27 95 15 128 42

可以發現,內部生與外部生的合格比率有明顯的差異(學部爺就是爺),下面的折線圖或許能夠更為直觀地表達:



雖然今年的數據還未公佈,但據本人觀察,筆試貼的座位表上有100個受験番号,缺考的人並不多。綜合來看一共有90餘人參加考試,其中合格44人。

關於面試,上文有提及自2023年開始所有合格者都是參加了面試的考生。這幾年的具體數據如下:

受験者 ⼝頭試問対象者 合格した者
2023 94 45 40
2024 128 47 42
2025 未知(≈90) 49 44

筆記試験

知能システム的筆試包含「解析・線形代数」「確率・統計」「プログラミング」三大部分,其中:

  1. 「解析・線形代数」一般會考積分求極值/曲線長度/面積、複平面、矩陣特徵值、二次形式等內容;
  2. 「確率・統計」一般考Bayesian定理、CDF/PDF、期望/方差、Joint/Marginal等內容,還涉及一些常見分佈(例如二項分佈),有些年還考過矩母函數和Null Hypothesis;
  3. 「プログラミング」從去年開始從傳統的「アルゴリズムとデータ構造」改為考Python(主要是Numpy)。

考試時會發3張草稿用紙(A3左右大小),考試結束後可以把問題用紙和草稿用紙帶走。今年的筆試比往年的偏難,具體內容如下:

解析・線形代数

第一問是關於使用矩陣求解微分方程的,包括求特徵值的一些內容。

第二問是複平面的問題。(這一部分本人一直不太會,所以沒有全做出來)

第三問是使用積分求立體圖形的體積。這個立體圖形的切面正好是アステロイド)。

確率・統計

概率論延續了前幾年一貫的簡單難度。

第一問是關於不公平的硬幣的一些概率,涉及Bayesian定理。

第二問是CDF/PDF的性質和相互計算。

プログラミング

Python的難度比去年陡增。去年是考Python的第一年,感覺出題者比較謹慎,問的都是一些很基礎的內容(詳見過去問題)。今年直接來了一道處理矩陣的大題,包括代碼填空等題目形式。

最後下來估分,「解析・線形代数」7-7.5割,「確率・統計」満点,「プログラミング」4-5割,總計7割左右。

口頭試問

雖然募集要項上寫的是「対面とオンライン」,但實際上去年和今年都是全員線下面試,オンライン已經名存實亡了(之前有オンライン應該是因為疫情)。面試包括一般面試會有的提問以及一個3分鐘的課題Presentation(官方要求原文見下)。注意面試要求使用日本語,本人曾向學校詢問是否可以用英語回答提問,得到的答覆是「原則として,日本語で回答してください」。(不過有見到說明資料使用英文書寫的人)

知能システム学専攻における口頭試問の試験内容について

知能システム学専攻の口頭試問については日本語で実施する。図表などを用いた説明用の資料を用いて,課題に関する説明を求める(論理的な説明能力を問う)。
資料は A4 サイズ1枚(片面)とし,手書きで作成したものに限る。(資料は,書画カメラでスクリーンに投影する。)
なお,口頭試問の「課題」は筆記試験終了後に配布するので,説明用の資料は,筆記試験終了後から口頭試問開始までの時間で作成すること。

面試的控室在昨天筆試的考場,雖然天氣很熱,但大部分人都著正裝(非常不建議穿常服面試)。面試一共有3個房間,面試開始後,每個房間的負責老師就不斷來控室叫下一個人的番号。

我進的房間有4-5個教授(但是沒有我的第一志望),挨拶後就入座開始回答問題。從頭到尾只有一位教授提問。

以下是具體問到的問題:

  1. 卒業後は何をしている?(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gap了一年)
  2. 志望動機
  3. やりたい研究(具体的な内容)
  4. 問完這三個問題後,就開始讓我講配布的課題了。我收到的課題如下(我並不知道每個人收到的課題是否一樣):

ある検索システムにクエリ5個を入力したときの出力結果を下表に示す。この結果から、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の性能を定量的に評価し、それを説明せよ(制限時間3分)。なお、図や数式を用いた手書きの説明資料(A4判1ページ)を用いること。

クエリID Q1 Q2 Q3 Q4 Q5
検索されたものの個数 700 400 500 40 3
検索されたもののうち妥当なものの個数 350 340 400 38 3

在這個環節,我犯了一個錯誤。我沒有看到只能用一張紙的規定,一共寫了兩張A4紙。考官提醒了我但是還是讓我把兩張紙的內容都講完了。講完後,對方問了一個我寫的內容相關的簡單問題,然後就讓我回座位坐下繼續剛才的問答環節。

  1. 他の大学も受験?両方受かったら?
  2. 如果沒上第一志望教授,是否能夠接受後面的教授?
  3. 是否考慮讀博?

面試到此就結束了,大概進行了10分鐘。氛圍比較正式,但也不是特別嚴肅。

「名古屋大学院情報学研究科」的重要通知(例如募集要項の配布)都可以在它的官網找到:
https://www.i.nagoya-u.ac.jp/topic/gs/

過去問題:

https://www.i.nagoya-u.ac.jp/gs/entranceexamination/exam_q/

過去の入試データ(可在此查看合格比率):

https://www.i.nagoya-u.ac.jp/gs/entranceexamination/past_exam/

0%